中国古代民间故事三百篇|古代精彩民间故事三篇

时间:2022-01-20 04:06:38 阅读: 最新文章 文档下载
说明:文章内容仅供预览,部分内容可能不全。下载后的文档,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。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,是否完整无缺。

【#能力训练# 导语】在中华传统文化中,民间故事占据了很大的地位。在许许多多的故事中,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听故事的快乐,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。下面是®文档大全网分享的古代精彩民间故事三篇。欢迎阅读参考!



古代精彩民间故事【篇一】

  凡阅读过《三国演义》或观过有关三国的影视,皆知“联吴抗曹,赤壁之战。”

  其时,孔明只身在东吴,舌战群儒,力排众议,说服孙权,决心联刘抗曹。且说周瑜虽尽心劳力去匡扶吴主,但对孔明游说东吴,持才傲主,蔑视群臣,心中极之不快,故此心生一计,设宴邀请孔明前来吟诗作对,意欲借机挫低孔明的锐气,显露自己的才华。鲁肃深知公瑾为人,怕误了抗曹大计,放心不下,执意陪同前往。

  主宾见礼毕,周瑜一笑道:“吾闻先生才高八斗,自比管、乐亦不如也,公瑾此次与先生相聚,不谈政事,只叙友情,游戏文字,吟赋娱乐,岂不快哉!”

  孔明察言观色,早知公瑾心意,且成竹在胸,于是,笑容可掬地附和道:“客随主便,恭敬不如从命,公瑾有何高论,亮洗耳恭听。”

  周瑜手指窗外,只见江上船来船往,很是热闹,周瑜当即口占一联:“喜气轻穿绿波,舟子舟子。”(舟与周同音)吟罢,暗自得意,众人亦应声喝彩。孔明听了微微一笑,环顾四周,见一道日光穿过墙壁,照落堂上,接着对曰:“祥光新透严壁,孔明孔明。”话音刚落,掌声四起,众人发现周瑜似有不快,急忙止住。

  周瑜煞有介事地又出一联:“口若悬河,缚鸡无力,书生怎敢担主帅?”孔明慢摇羽扇,从容不迫地微笑再对曰:“胸如浩海,治世有方,夫子何愁任军师?”

  周瑜略燥,又出一联:“刘弱孙强,联盟按理分宾主。”孔明仍微笑,对曰:“权雏备老,合作只宜称弟兄。”

  周瑜见孔明应答如流,便转换话题,吟道:“有水也是溪,无水也是奚,去掉溪边水,加鸟便是雞,得志猫儿胜过虎,落魄凤凰不如鸡。”颂罢,诡秘地瞅着孔明,众人齐声叫好!此乃采用析字法作诗,含沙射影,对诸葛亮流露出嘲弄挑衅之意。孔明何许人也?他心领神会,却不动声色,却有意拍手称赞,连声说好,正在此时,无意地见到书桌上放着一副棋盘,触动灵感,随即笑容可掬地对吟:“有木也是棋,无木也是其。去掉棋边木,加欠便是欺。龙游浅水遭虾戏,虎落平阳被犬欺。”诸葛亮绝顶聪明,诗中隐藏锋芒,以牙还牙,反唇相讥,回击得恰到好处。众人皆不出声,周瑜脸色大变,鲁肃见状急忙圆场:“有口也是和,无口也是禾。去掉禾边口,加火便是秋,吟诗作对皆有趣,南船北马各千秋。”

  周瑜没有占到上风,反而遭到奚落,心中恼怒,强忍怒气,皮笑肉不笑地又吟道:“有草也是菠,无草也是波。去掉菠上草,加女便是婆,丑女不怕没人要,高人偏爱丑老婆。”吟毕,哈哈大笑。孔明的老婆是隆中名士黄承彦之女黄阿丑,模样长得难看,孔明见周瑜奚落自己的夫人,虽恼在心里,却笑容依旧,便针锋相对而吟:“有木也是桥,无木也是乔,去掉桥边木,加女便是娇。江东美女大小乔,曹操铜雀锁二娇。”吟罢,孔明轻啜美酒,笑颜轻松自若。

  周瑜本是心胸狭小之人,一听孔明所吟诗句,登时肺都气炸了,勃然大怒,手拍案几,杯盘筷肴跌落一地,(原来江东美女指大乔小乔,大乔嫁给孙策,小乔嫁给周瑜,曹操曾扬言攻下东吴之后,取二乔置之铜雀台,以乐晚年。)这时急坏了“和事佬”鲁肃,他见势不妙,担心双方舌战,伤了和气,不利破曹,便强装笑颜以劝解的口吻高声吟道:“有石也是砥,无石也是氐。去掉砥边石,加人便是低。英雄当议破曹事,何必口舌辩高低。”孔明、周瑜听罢,会意地与鲁肃放声大笑,异口同声地大声道:“当今之计在破曹!”然后另换厅堂,共商破曹大计。后来,东吴联盟,取得了“火烧赤壁”的胜利。

  据分析此故事纯属后人虚构的,但韵味深长,三人所吟诗句也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,且以汉字形色结构的特点,采用析字修辞,增减偏旁,谐音双关,孔明与周瑜斗诗斗智,鲁肃从中调解,实也耐人寻味,颇有谐趣。



古代精彩民间故事【篇二】

  宋濂是我国明代一个知识渊博的人。他从小喜爱读书,但家里很穷,上不起学,也没钱买书,只好向人家借,每次借书,他都讲好期限,按时还书,从不违约,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。

  一次,他借到一本书,越读越爱不释手,便决定把它抄下来。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。他只好连夜抄书。时值隆冬腊月,滴水成冰。他母亲说:“孩子,都半夜了,这么寒冷,天亮再朝抄吧。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。”宋濂说:“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,到期限就要还,这是个信用问题,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。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,失信于人,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。?”

  又一次,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者请教,并约好见面日期,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。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,母亲惊讶地说:“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?再说,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。你这一件旧棉袄,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!”宋濂说:“娘,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,这就失约了;失约,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。风雪再大,我都得上路。”



古代精彩民间故事【篇三】

  在远古时代,洪水泛滥,人们经常受到洪涝的侵害。在尧帝当政的时候,又发生了一场可怕的洪水灾害:大地上一片汪洋,房屋被冲塌,田地被淹没,死人成堆;人们扶老携幼,到处漂泊逃难。尧看到人民如此受苦,心里忧虑不安,就派鲧去治理洪水。鲧带领大家治水,采用挡阻的办法,哪个堤岸冲了补哪个,结果挡来挡去,这边的挡住了,那边的又冲垮了,劳民伤财了9年,一无所成。

  尧以后舜做了部落的首领,他看鲧治水毫无起色,耽误了大事,就下令处死了鲧,又命令鲧的儿子禹去治水。禹深知治水的事事关重大,治不好也会丢掉身家性命。可是,眼看着洪水如此肆虐,人们苦不堪言,禹就勇敢地接受了这个重任。

  禹认真总结了父亲失败的教训,感到用堵的办法是行不通的,于是大胆地设想了一个与父亲背道而驰的治水方案——疏通河道,顺其流势,将水引走。

  方案制定后,禹决定走遍天下,察清地势,探明河道,引水下流。他带领大批助手,踏遍了闹水灾的9个州,测量好地势高低,分别竖立木桩作为标记。那时,大多数地方荒无人烟,禹风餐露宿,经常冒着大风大雨,在恶劣的环境中奔走。

  然后,禹根据调查得来的资料,从水灾最严重的地区开始治水。禹和大家一起,用石斧、石刀等简陋的工具挖河修堤。他的手上长满了老茧,脚底长满了脚垫,脸也顾不得洗,经常蓬头垢面。由于长年累月地泡在水里,他的脚指甲都脱落了,人们看到了都感动得落泪。

  为了治水,禹到了30岁还没有结婚,后来和一个叫女娇的姑娘结婚了,婚后刚4天,他就告别新婚的妻子,忙于治水去了。

  大禹治水13年,3次经过家门都没顾得上进门看一看。第一次经过家门口,他听到自己新生的儿子正在呱呱啼哭,妻子由于生产的痛苦也正在呻吟,他的助手都劝他进去看看。禹也多想进去看一眼啊,可是他有要紧的事要办,怕耽误工作,硬是没有进去。第二次经过家门时,禹的儿子已经能叫爸爸了。小家伙在妈妈怀里使劲叫着爸爸,禹只是深情地向妻儿挥挥手就过去了。第三次,禹经过家门时,儿子已经十多岁,他跑过去要把爸爸往家里拉,禹抚摸着儿子的头,叫儿子转告妈妈,等治好水后再团圆,又匆匆地离开。

  13年后,禹历经千难万险,开沟修渠,终于战胜了洪水的灾害,促进了农业发展,使百姓能安居乐业。禹因为治水有功,被舜立为君位的继承人,成了夏朝的第一个君主,所以历称他为夏禹或大禹。

  大禹当上部落联盟首领以后,仍然不贪图享乐,他不辞辛苦地到各地去巡视,为百姓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。

古代精彩民间故事三篇.doc

本文来源:https://www.wddqw.com/SK6Z.html